在体育赛事的赛场上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:
许多运动员,尤其是游泳、田径项目的运动员,在赛前常常会选择“脱毛”。
这乍一看,好像是个人卫生习惯,但实际上,这背后可是有着一系列科学考量的专业选择呢!
不过,也有不少人觉得运动员赛前“脱毛”就是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。
那么,事实真的如此简单吗?
01
减少阻力
在游泳、田径等项目中,我们常常能看到运动员们光滑的身体,尤其是女运动员,她们也加入了赛前“脱毛”的大军。
就拿田径运动来说,短跑、跨栏这些项目,胜负往往就在毫秒之间。
体毛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,但在运动员高速奔跑时,会增加皮肤与空气的摩擦阻力,而去除体毛后,运动员的身体表面变得更加光滑,气流能够更顺畅地流过身体,减少了气流的干扰。
别小看这一点点的改变,它可能就是运动员突破那看似微不足道的时间差的关键。
有科学研究显示,全身脱毛甚至可提升约2%的运动速度。
对于顶尖选手而言,这2%的提升或许就是能否站在领奖台上的分水岭。
美国高校联合进行的实验也为运动员脱毛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,实验证实,去除体毛能显著降低运动员的耗氧量和运动后乳酸水平。
02
形象管理
除了追求速度,运动员赛前脱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那就是形象管理。
在如今这个高清镜头无处不在的时代,运动员的每一个细节都会被无限放大呈现在观众面前。
茂盛的体毛在高清镜头下容易引发视觉不适,甚至可能被外界解读为“不雅观”。
通过脱毛,运动员可以呈现出更清爽、专业的肌肉线条,符合国际赛事的审美标准。
而且,对于很多女运动员来说,脱毛还能避免现场的尴尬,毕竟运动服装的设计有时候比较暴露,再加上现场的高清媒体,一点点小细节都可能被无限放大。
如果因为体毛问题出现尴尬的情况,那可就太影响比赛的心情了。
03
舒适体验
另外,脱毛还能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加舒适,避免一些意外尴尬的情况发生。在
田径运动中,紧身运动服是运动员比赛时的常见装备,但它也有一个小缺点,就是容易勾挂毛发。
如果运动员没有脱毛,在比赛过程中,紧身运动服与毛发的勾挂可能会导致疼痛或动作变形,严重影响比赛的专注度。
而脱毛后,运动员就可以毫无顾虑地投入到比赛中,他们可以更加专注地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,不用担心因为毛发问题而出现失误。
尽管脱毛对运动员的成绩有着诸多益处,但女运动员往往需要面临额外的负担。
频繁刮毛对于女运动员的皮肤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挑战,刮毛过程中,容易引发皮肤过敏、毛囊炎甚至感染等问题。
尤其是私密部位的脱毛,可能会削弱皮肤的天然保护屏障,使这些部位更容易受到外界细菌的侵袭。
当然,每个人对于脱毛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样,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一小小的举动背后,蕴含着运动员们对胜利的渴望和对专业的执着。
下次再看到运动员,你是不是能理解他们背后的良苦用心了呢?
图源/视觉中国
来源/跑圈那点事